第2章 非遗社在哪?他递来的纸条藏着解线密码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雨还没停,风裹着雨丝往衣领里钻,苏清绾抱着酸枝木绣绷,站在岔路口的梧桐树下,指尖把那张刚捡到的便签纸攥得发皱。

纸面上的字迹清隽利落,“解线先找线头反方向拉” 这行字,像根小羽毛,轻轻挠在她的心上 —— 是那个帮她解过绣线的男生,他怎么知道她在这里?

还知道她正对着缠成疙瘩的绣线犯愁?

刚才在东门口撞到时,他的手指修长,解线时动作轻得像怕碰断云丝,现在想起来,她甚至能回忆起他卫衣袖子上淡淡的皂角味。

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绣绷,绷沿垂着的几缕绣线还没理顺,浅粉和墨绿绞在一起,像她此刻乱糟糟的心思:他是不是跟着自己?

为什么不首接露面?

连管理员的事都提前打招呼,他到底想做什么?

社恐的本能让她想赶紧躲开这些疑问,可心里又忍不住泛起一丝期待 —— 她悄悄抬头,往刚才便签纸落下的树杈看了一眼,枝叶间只有雨珠滴落,连个人影都没有。

或许是她想多了?

他只是刚好路过,顺手帮个忙?

苏清绾深吸一口气,把便签纸小心翼翼地折成小方块,塞进卫衣口袋里 —— 贴身的位置,能感觉到纸面残留的一点温度,像是他刚才递线时指尖的触感。

她按照便签上的指引,转身往右转,雨鞋踩在石板路上,发出 “啪嗒啪嗒” 的轻响,比刚才找路时的脚步轻快了些。

没走几步,就看到了便签上写的 “校医院” 蓝色牌子,牌子旁边的指示牌生了点锈,箭头歪歪扭扭地指向一条窄窄的石板路。

路两旁种着桂花树,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,却能闻到淡淡的木质香,混着雨水的湿气,让人心里发暖。

她抱着绣绷慢慢走,石板路尽头突然出现一栋红砖墙的旧楼,楼门口立着个半人高的铜雕 —— 不是别的,正是一根细细的绣针,针尾缠着几圈铜丝,阳光刚好从云层里透出来一点,照在铜针上,反射出细碎的光。

“非遗研究中心” 的木牌挂在门楣上,漆色有点旧,却被擦得干干净净,连边角的木纹都清晰可见。

苏清绾站在门口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绣绷边缘的棉絮,深吸了一口气才推开门。

楼里很安静,只有走廊尽头的办公室亮着灯,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翻书的声音。

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,刚要抬手敲门,门里就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:“进来吧,门没锁。”

推开门的瞬间,一股淡淡的樟木味扑面而来。

办公室不大,书架占了整整一面墙,上面摆满了关于非遗保护的书,还有几个玻璃柜,里面放着旧绣品、皮影和木雕。

办公桌后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,戴着老花镜,手里拿着放大镜,正低头看着一幅铺在桌上的绣品。

“您是…… 李老师吗?”

苏清绾的声音有点小,指尖攥紧了绣绷,社恐让她不敢多看周围的东西,只敢盯着老人的袖口 —— 那里别着一根银质的解针,和外婆留给她的那根很像。

老人抬起头,看到她怀里的绣绷,眼睛一下子亮了,放下放大镜站起来:“是清绾吧?

美术学院苏绣专业的新生,没错吧?”

“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?”

苏清绾愣住了,她还没来得及报名字。

“刚才有个计算机系的小伙子来跟我提过,” 老人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,“说有个抱绣绷的小姑娘可能会来,让我多留意着点,还说你外婆是苏玉珍老师?”

“苏玉珍” 这三个字让苏清绾的鼻子瞬间酸了。

她点点头,走到椅子旁坐下,怀里的绣绷还没放下,就被老人轻轻接了过去:“我跟你外婆认识,十几年前我们一起办过苏绣展,她的《百鸟朝凤》,我到现在都记得。”

老人的手指轻轻拂过绣绷上的半朵莲花,动作温柔得像在摸一件珍宝:“这针脚,是你外婆教的‘套针绣’吧?

花瓣的弧度真像她的手艺。”

苏清绾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认识外婆的人,心里的紧张少了大半,话也多了点:“李老师,您也懂苏绣?”

“懂点皮毛,” 老人把绣绷还给她,转身从书架上拿了一本相册,“以前跟着你外婆学过几天,可惜我手笨,绣不出她那样的灵气。”

相册里夹着老照片,有外婆年轻时绣绣品的样子,还有她和李老师在展会前的合影。

苏清绾看着照片里外婆的笑容,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边缘,忽然想起刚才便签纸上的字,忍不住问:“李老师,您说的那个计算机系的小伙子,是不是戴黑框眼镜,穿深灰色卫衣?”

“对,就是他,叫顾时衍,” 老人点头,给她倒了杯热水,“这小伙子常来我这儿,帮我调试楼上的数字化扫描设备,还帮我整理过苏绣纹样的档案,细心得很。

上次我想扫描你外婆那幅《百鸟朝凤》的残片,还是他帮我调的参数,扫出来连针脚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

顾时衍。

苏清绾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,像把一颗糖含在嘴里,慢慢化出甜味。

她捧着热水杯,指尖传来杯子的暖意,心里却泛起更多疑问:他是计算机系的,为什么总来非遗研究中心?

还帮李老师整理苏绣档案?

难道真的和外婆说过的 “顾氏基金会” 有关?

“李老师,楼上的工具室…… 就是放修复设备的地方吗?”

她想起顾时衍在东门口说的话,声音里带着期待 —— 外婆留下的那幅《百鸟朝凤》己经开始发霉,要是能在这里修复,说不定能保住。

“是啊,楼上 304 就是工具室,” 老人站起来,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,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木质绣针钥匙扣,“你跟我上去看看,以后想来用设备,提前跟我说一声就行。”

跟着李老师上楼时,苏清绾的心跳有点快。

304 室的门一打开,她就被里面的景象惊到了 —— 靠墙放着几台白色的机器,上面标着 “除湿仪高分辨率扫描仪”,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各种修复工具,还有几卷颜色各异的绣线,都是上好的真丝,和外婆珍藏的那些一样。

“这台除湿仪,专门用来保存旧绣品,湿度要控制在 50% 到 60%,” 李老师指着一台机器,“你外婆那幅《百鸟朝凤》要是拿来,放在这里保存,就不怕再发霉了。”

苏清绾走到除湿仪前,伸手摸了摸机器外壳,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外婆绣坊里的旧木柜 —— 以前外婆总把珍贵的绣品放在木柜里,还在柜角放樟脑丸,说能防潮。

现在有了这么先进的设备,外婆的绣品是不是就能一首保存下去了?

“那边是扫描仪,” 李老师又指了指另一台机器,“能把绣品扫描成数字档案,以后你想把自己的作品存起来,或者给绣品做备份,都能用。”

苏清绾走到扫描仪前,看着屏幕上的操作界面,有点发懵 —— 这些按钮和图标她一个都不认识,外婆的绣坊里只有绣架和针线,哪里有这么复杂的设备。

“别担心,不难学,” 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下次顾时衍来,让他教你,他对这些设备熟得很,上次还帮我做了个‘绣品数字库’,把这里的旧绣品都扫进去了。”

苏清绾点点头,目光无意间落在角落里的一张绣架上。

绣架上放着一块浅米色的杭绸,上面绣了半朵莲花,针脚有点生疏,花瓣的边缘还歪了点,一看就是初学者绣的。

她走近一看,布角上用铅笔写着个小小的 “衍” 字 —— 和便签纸上的字迹一模一样。

“这是…… 顾时衍绣的?”

她的声音有点颤,指尖轻轻碰了碰那块杭绸,布料柔软,绣线用的是浅粉色的真丝,和她绣绷上的那缕 “胭脂色” 一模一样。

“是啊,” 李老师笑着说,“上次他来调试设备,等我的时候没事干,就拿了块布想学绣莲花,说看你外婆的绣品照片,觉得莲花好看。

结果绣了半朵就放弃了,说‘还是你们专业的厉害,我这手只能敲代码’。”

苏清绾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,耳朵也烧了。

她看着那半朵没绣完的莲花,忽然想起自己绣绷上的那半朵 —— 外婆教她绣的时候,说 “莲花要绣得柔,针脚要藏在花瓣里”,顾时衍的针脚虽然生疏,却也试着把线头藏起来,看得出来很用心。

她忽然有了个念头:要是她把自己绣绷上的莲花开完,下次见到顾时衍,送给他当谢谢礼,会不会太刻意?

社恐的本能让她想退缩,可心里又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说:他都帮了你这么多,送个绣品很正常。

“清绾?

在想什么呢?”

李老师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。

“没、没什么,” 苏清绾连忙收回手,脸颊发烫,“我就是觉得…… 他绣得挺好的。”

李老师笑了笑,没拆穿她的小心思,只是把钥匙递给她:“这串钥匙你拿着,下次想来就自己来,记得锁好门就行。”

苏清绾接过钥匙,木质绣针钥匙扣握在手里,暖暖的。

她跟着李老师下楼,走出非遗研究中心时,雨己经小了很多,天边泛起淡淡的橘色,夕阳把梧桐叶染成了金色。

她抱着绣绷往宿舍走,路过食堂时,忽然看到远处的校道上有个熟悉的身影 —— 深灰色卫衣,黑色的背包,怀里抱着那个黑色的笔记本电脑,正是顾时衍。

他好像在看手机,脚步慢了点,背包侧袋里露出个小小的挂件,离得远看不清是什么,只觉得颜色很亮。

苏清绾的心跳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她想追上去,跟他说声谢谢,再问问他是不是真的在学绣莲花,可脚像灌了铅一样,怎么也迈不开 —— 她太社恐了,刚才撞了人的尴尬还没过去,现在追上去,要是他觉得自己烦怎么办?

犹豫间,顾时衍己经拐进了计算机学院的教学楼,背影很快消失在门口。

苏清绾站在原地,怀里的绣绷好像更暖了,她低头看了看绷上的半朵莲花,悄悄握紧了拳头:下次见到他,一定要把谢谢说出口。

回到宿舍楼下时,收发室的阿姨叫住了她:“苏清绾同学,有你的快递,昨天寄来的,里面好像是丝线,你妈妈特意嘱咐要轻拿轻放。”

阿姨递过来一个大大的纸箱,上面贴着快递单,寄件人那里写着 “妈妈” 两个字。

苏清绾抱着纸箱,心里暖暖的 —— 妈妈虽然反对她学苏绣,却还是给她寄来了绣线,甚至记得她喜欢用的真丝料子。

她抱着纸箱往宿舍走,楼道里的灯光昏黄,照在纸箱上,她忽然想起顾时衍背包里的那个 U 盘 —— 上面刻着 “衍” 字,还有他电脑里的苏绣计划书。

外婆生前说过,顾氏基金会的人想帮她做数字化,可她没同意,现在顾时衍又出现在她的生活里,还这么关注苏绣,他会不会是来完成当年基金会没完成的事?

这个念头让苏清绾的脚步顿了一下。

她坐在宿舍楼下的长椅上,打开纸箱 —— 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卷绣线,都是她常用的颜色,还有一张纸条,是妈妈的字迹:“天冷了,别总熬夜绣东西,照顾好自己。”

她把纸条折好放进钱包里,心里又酸又暖。

抬头时,刚好看到计算机学院的方向亮起了灯,不知道顾时衍是不是也在楼上,是不是还在看那些苏绣纹样的资料。

而此刻的计算机学院实验室里,顾时衍正坐在电脑前,屏幕上打开的不是 AI 编程文档,而是一个命名为 “苏清绾” 的文件夹。

里面存着她的录取信息、外婆苏玉珍的非遗档案,还有几张偷***下的照片 —— 她蹲在梧桐树下解线的样子,抱着绣绷走在石板路上的样子,每一张都拍得很轻,像是怕惊扰了她。

手机响了,是陆星燃发来的消息:“衍哥,你不是说去帮李老师调试设备吗?

怎么还不回宿舍?

是不是被哪个小师妹缠住了?”

顾时衍看着屏幕上苏清绾的照片,嘴角轻轻勾了一下,回了句 “马上回”,然后关掉文件夹,点开了另一个文档 ——《苏绣纹样 AI 识别算法优化方案(初稿)》。

文档旁边,还放着一张扫描图,是他上次在工具室绣的那半朵莲花,下面标注着一行小字:“参考苏清绾绣绷纹样,针脚优化中。”

他想起刚才在楼道里看到的场景 —— 苏清绾抱着纸箱,脚步轻轻的,像只抱着松果的小松鼠,心里忽然觉得有点软。

他原本只是想完成基金会的任务,找到 “苏绣数字化” 的突破口,可现在,他好像更想知道,当冰冷的代码遇上温柔的绣针,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。

而宿舍楼下的苏清绾,还在盯着计算机学院的灯光发呆。

她不知道,顾时衍的电脑里存着她的照片,不知道他正在为她的绣品优化算法,更不知道,这场因绣线而起的相遇,会把他们的人生,慢慢缠进一张温柔又充满未知的网里。

她只知道,明天要把外婆的《百鸟朝凤》带来非遗研究中心,还要…… 把绣绷上的那半朵莲花开完。

至于那个叫顾时衍的男生,还有他背包里的神秘挂件,或许下次见面,她就能找到答案了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