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陈玄歌再次醒来时,是被一阵极轻微的啜泣声惊醒的。

天色己经大亮,茅草屋顶的缝隙透下几束光柱,尘埃在其中飞舞。

他侧耳倾听,那压抑的、断断续续的哭声来自屋外,是母亲陈氏。

他心中一紧,挣扎着坐起身。

虽然依旧虚弱,但比昨晚好了不少。

他扶着墙壁,慢慢挪到门口,透过虚掩的门缝向外看去。

只见陈氏坐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,正对着一个空荡荡的米缸抹眼泪。

她手里攥着几个铜板,反复摩挲着,肩膀因为抽泣而微微颤抖。

旁边灶台上,放着一个小布包,里面似乎只有一小捧糙米,显然是刚从林大婶家借来的。

“这可怎么活啊……歌儿的病还没好利索,连口像样的吃食都没有……”她低声呜咽着,充满了无助和绝望。

陈玄歌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。

他推开门,走了出去。

“娘……”陈氏吓了一跳,慌忙用袖子擦干眼泪,挤出一个笑容:“歌儿,你怎么起来了?

快回去躺着!

粥马上就好,娘给你熬了米粥。”

她试图掩饰,但那红肿的眼睛骗不了人。

陈玄歌没动,目光扫过空米缸和那少得可怜的米。

“娘,家里……是不是一点米都没了?”

陈氏眼神闪烁,强笑道:“有,还有呢!

你别操心这个,好好读书才是正经。

等你中了举人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……”中举?

谈何容易。

陈玄歌心里苦笑。

原主苦读十几年也才是个秀才,而且就他脑子里那点存货,考科举简首是找死。

他看着母亲强颜欢笑的脸,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,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了上来。

他不是那个只会死读书的原主了,他是陈玄歌,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,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,让这个可怜的母亲过上好一点的日子。

“娘,我不想考科举了。”

陈玄歌忽然开口。

陈氏如遭雷击,脸色瞬间煞白:“歌儿!

你胡说什么!

你是秀才老爷,怎么能不考?

娘就是累死,也要供你……娘!”

陈玄歌打断她,语气坚定,“读书考功名太慢了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
我们现在就要饿死了。

我得想办法赚钱,先把这个家撑起来。”

“赚钱?

你一个书生,肩不能挑手不能提,怎么赚钱?”

陈氏急了,“难道要去给人帮工?

那你的前程可就全毁了!”

“不帮工。”

陈玄歌摇摇头,目光扫过院子,脑子飞速转动。

他能做什么?

前世他是个说书人,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。

而这个世界……娱乐匮乏,或许……一个念头闪过。

“娘,我会讲故事。”

陈玄歌说道,“我读了那么多书,书里有一些很精彩的故事。

我想去镇上茶馆试试,看能不能找个说书的活儿。”

“说书?”

陈氏愣住了,脸上写满了不赞同,“那……那是下九流的行当!

你是秀才,是有功名的人,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卖艺?

让人知道了,脊梁骨都要被戳穿的!”

士农工商,不管在那个时代,说书艺人都是地位低下,还不如种地的农民,哪怕你穿越了也一样。

陈玄歌叹了口气:“娘,功名不能当饭吃。

活下去,比面子重要。

再说,我不说谁知道我是秀才?

我就换个名字,讲完就拿钱走人。”

他扶着母亲坐下,耐心道:“我知道您担心什么。

但这是我们目前最快能赚到钱的办法了。

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家里断炊,您再去低声下气地借米吗?”

陈氏嘴唇哆嗦着,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,又看看空米缸,最终,生活的重压让她妥协了。

眼泪又流了下来,这次是无奈和心酸:“我苦命的儿啊……是娘没用……娘,别这么说。

以后会好起来的,我保证。”

陈玄歌安慰道。

吃完了娘熬好的米粥,陈玄歌肚子里也算有点东西,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说书的事情。

既然决定了,讲什么就成了问题。

原来的地球好书不要太多光说西大名著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那个不是家喻户晓,拿到这个世界保证生活绝对没有问题。

他思索着前世那些说过的评书故事。

“对了,娘,”陈玄歌忽然开口,“咱们大玄国的人最爱听什么故事?”

他想先探探底,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。

陈氏正在收拾灶台,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:“好端端问这个做啥?

咱大玄国的皇帝最是信奉得道长生,听村里人说前些年皇帝还派人出海寻仙去了呢。

估计都是喜欢听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。”

出海寻仙?

陈玄歌心里有数了。

上行下效,皇帝喜欢寻仙得道,那么下面的达官贵人,普通百姓肯定更是迎合效仿。

思虑良久。

最终,他决定先讲——《西游记》。

西游记描绘一个色彩缤纷,神奇瑰丽的神话故事,里面就有孙悟空出海寻仙求长生的故事,简首太符合当下的情况了。

打定主意,陈玄歌对母亲说:“娘,我明天就去镇上茶馆试试。”

“你这身子……没事,我好多了。”

陈玄歌活动了一下手脚,“您看问题不大,说书又不是下苦的活。”

陈氏看着儿子眼中久违的光彩,最终叹了口气,默默地从箱底摸出最后几枚铜钱,塞进他手里:“……那明儿早去早回。

不成……也没啥。”

攥着那几枚带着母亲体温的铜钱,陈玄歌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