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养鸡下蛋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编筐换来的三块二毛五,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,只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,很快就被沉重的债务和生计压力吞没了。

胡大柱又去了两次集,后来编的筐甚至还没第一次卖得好。

附近好砍的沙柳条子都快被砍光了,要走到更远的沟壑深处,来回一趟大半天,费时费力。

这条路,眼看就要走到头。

窑洞里的气氛又变得凝滞。

胡大柱抽烟抽得更凶了,眉头锁成的疙瘩就没解开过。

连招娣和铁蛋都感受到大人的愁苦,变得越发的安静。

李桂花心里也像着了一团火,烧得她坐立难安。

但她知道光着急没用。

她开始更加拼命地在地里刨挖,仿佛能把穷根从这干硬的土里刨出来似的,同时也竖起耳朵听任何可能带来转机的消息。

这天晌午,她正顶着日头在地里间苗,就听见相邻地块的两个婆姨躲在阴凉处歇晌扯闲篇。

“……听说了没?

前村张老六家,婆姨生了个大胖小子!”

“哟,那可是大喜事!

送啥了?”

“还能送啥?

鸡蛋红糖呗!

张家婆姨奶水不好,正愁呢,得多吃鸡蛋下奶!

现在谁家舍得吃鸡蛋?

都指着换盐换煤油哩,张家这回怕是得出高价收……”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
桂花手里的锄头顿住了。

鸡蛋……高价收……一个念头猛地窜进她脑子里:养鸡!

多养!

之前公公说人都没吃的,拿啥喂鸡。

但这黄土坡上,除了庄稼,难道就真的一点活物吃的东西都找不出来了吗?

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。

她草草干完活,扛起锄头就往家走,脚步比平时快了不少,眼睛不住地往路边的坡坡坎坎上扫视。

回到家,胡大柱正对着那堆编筐的家什发愁,地上散落着没编完的柳条。

“爹!”

桂花放下锄头,也顾不上喝口水,眼睛亮晶晶的,“我有个想法!”

胡大柱抬起头,有些茫然地看着儿媳。

“咱们养鸡!

多养!”

桂花语气急切但清晰,“我今天听前村张家媳妇缺奶水,要高价收鸡蛋!

咱要是能有一群鸡天天下蛋,还怕卖不上价钱?

编筐十个才卖几毛,一个鸡蛋好歹能卖几分钱呢!”

胡大柱一听,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熄了:“唉,我还当啥好主意。

鸡吃啥?

这干砬砬的黄土地,草都没几根,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两只鸡天天饿得刨土,能下几个蛋?

多养?

拿啥喂?

咱家这点粮食人都不够……不全靠粮食!”

桂花打断他,显然己经思忖了一路,“我回来路上看了,坡上苦菜、灰灰菜、打碗碗花根这些野菜,还有蒿草的籽,鸡都能吃!

费点力气去挖去撸就行!

咱还可以去收别人家不要的烂菜叶子、土豆皮,晒干了砸碎掺和进去!

麸皮咱少掺点,主要就是费工!”

她越说越顺,眼睛里的光越来越亮:“咱先把那两只母鸡伺候好,让它们多下蛋。

孵小鸡!

母鸡自己就能孵!

等小鸡孵出来,慢慢就多了!

一开始规模小,费不了多少粮食,主要就是费力气!

这咱有!”

胡大柱听着,浑浊的眼睛里慢慢也透出点神采。

儿媳说的……好像有点道理?

主要是费力气,这他们有的是。

这黄土坡上别的不多,耐旱的野菜和草籽确实有,只要肯下苦功夫去弄。

“孵小鸡……倒是个法子。”

胡大柱沉吟着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烟袋杆,“可这得等啊,孵出来再到能下蛋,得好几个月……远水解不了近渴。”

“咱等得起!”

桂花语气坚定,“编筐卖不了大钱,但也能换个块儿八毛的,贴补着。

地里的活更不能落下。

咱们辛苦点,两头忙!

只要鸡养起来,下了蛋,就有活钱!

总能慢慢把债还上!”

她看着公公,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决绝和期盼:“爹,试试吧!

不试,一点指望都没有!

总不能真让王老五把窑顶了去!”

胡大柱看着儿媳被日头晒得爆皮却充满生气的脸,又看了看角落里那两只因为缺食而瘦骨嶙峋、却还在顽强刨土的母鸡,猛地一跺脚,把烟袋锅子往鞋底上一磕:“行!

就听你的!

试试就试试!

老子还不信了,这黄土坡就真养不活几只鸡!”

说干就干。

第二天,家庭分工悄然变化。

胡大柱不再一门心思编筐了。

他扛起锄头更深更细地打理那几亩宝贝庄稼,那是全家口粮的根本。

空闲时间,他就拿着麻袋,去坡上沟里撸那些己经结籽的蒿草和其他耐旱杂草的草籽。

李桂花更是忙得脚不沾地。

天不亮就起床,熬好糊糊让老人孩子吃完,安排招娣看着铁蛋在院子里玩。

她自己则挎上篮子,拿着小铲,漫山遍野地去挖那些深深扎根在黄土里的野菜。

苦菜、灰灰菜、甚至一些耐旱的野草根,都是她的目标。

手指被铲柄磨得生疼,也被坚韧的草叶划出口子。

下午从地里回来,她就忙着把野菜剁得碎碎的,和公公撸回来的草籽、以及家里那点极其宝贵的麸皮混合在一起,搅拌成鸡食。

那两只母鸡似乎嗅到了食物的香气,围着她的脚边咕咕叫着,比往常活跃了不少。

她还和胡大柱一起,找了些土坯和碎石,在窑洞旁背风向阳的地方垒了一个更结实保暖的鸡窝。

胡大柱看着儿媳忙碌的身影,看着那两只因为伙食稍微改善而明显精神了些的母鸡,偶尔也会蹲在鸡窝边看上一会儿,嘴里嘟囔一句:“好好吃,多下蛋……咱家的债,可就指着你们了……”招娣和铁蛋似乎也明白了小鸡的重要性,偶尔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母鸡刚下的、还带着温热的鸡蛋,飞快地跑着交给妈妈,小脸上满是郑重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