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心里想的一套,嘴上说的又是一套?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一回到蓝府,蓝珩连一步都走不动了,几乎是被人架回自己院子的。

房门一关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粗鲁地扯下头上的乌纱帽,然后手忙脚乱地开始解那身繁复的官服。

“憋死我了!”

这女装,一层又一层,腰带勒得他快要断气。

古代的女人也太不容易了!

天天穿这玩意儿,还能活蹦乱跳?

他瘫在椅子上,感觉自己像是被抽走了所有骨头。

不行,这么下去迟早要完蛋。

他必须得想个办法,在朝堂上当个彻头彻尾的“小透明”,每天上班打卡,下班走人,混吃等死,这才是最安全的生存之道。

就在他规划着自己美好的“摸鱼”生涯时,房门被敲响了。

蓝家主母带着一众长辈,忧心忡忡地走了进来。

“珩儿,你今天在朝堂上,怎么一句话都没说?”

主母的眉头拧成了疙瘩,“你妹妹以前可是舌战群儒,才华横溢。

你今天一声不吭,万一引起陛下怀疑……”蓝珩心里咯噔一下。

完了,光想着降低存在感,忘了原主的人设了。

一个惊才绝艳的新科状元,上朝第一天跟个闷葫芦一样,确实不正常。

“珩儿啊,你要多和同僚们走动走动,打好关系。”

一位叔公语重心长地劝道,“这样在朝堂上,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
交流?

跟一群随时可能砍我脑袋的古代女人交流?

我社恐啊!

我只想当个角落里的蘑菇,谁也别看见我!

蓝珩内心疯狂尖叫,脸上却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:“娘,叔公,我知道了,明天……明天我一定多说几句话。”

他心里叫苦不迭,只求明天上朝的时候,所有人都把他当空气。

第二天,蓝珩再次顶着“蓝玉”的壳子,生无可恋地站在了金銮殿上。

今天的议题,是关于江南某地的水患问题。

一群女官吵得不可开交,奏折递上去好几本,个个都说得有理有据,唾沫横飞。

蓝珩站在那儿,听得昏昏欲睡。

无聊得开始翻看起八卦系统。

就在这时,一位穿着户部官服的女官站了出来,慷慨陈词:“陛下!

江南连日暴雨,河水泛滥,此乃河神发怒之兆!

臣恳请陛下,立刻下旨,在江南岸边设坛祭祀,以安抚河神,平息水患!”

祭祀河神?

蓝珩的瞌睡虫瞬间跑光了。

都什么年代了,还搞封建迷信这一套?

心里想着,不自觉也翻到了这名官员的八卦。

人物:户部侍郎·王芳八卦速览:资深迷信爱好者,家中神佛满堂,香火不断。

三年前为了求子,在城外灵验寺烧头香,结果用力过猛,不小心把人家庙给点了。

赔了好大一笔钱。

噗——蓝珩差点当场笑出声。

好家伙,这是个狠人啊!

求子能把庙给点了,现在还想忽悠女帝去祭河神?

他这边的肩膀剧烈抖动,引得旁边几位大臣频频侧目。

高座上的凤昭华,也注意到了他的异样。

祭祀河神能有什么用?

这不就是典型的愚昧迷信吗?

这声音清晰地在凤昭华和身边几位重臣的脑中响起。

明明是下游排水不畅,河道淤塞,才导致一遇暴雨就泛滥成灾!

光祭神有什么用?

治标不治本!

应该立刻派人去疏通河道,加固堤坝,有条件的话,还应该在上游和沿岸大量植树造林,涵养水源,这才是长久之计!

蓝珩的内心在疯狂吐槽,他一个现代人,随便在网上看点纪录片都知道的基本常识,这群古人怎么就不懂呢?

这番“高论”,让听到的几个人都愣住了。

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神。

疏通河道?

加固堤坝?

植树造林?

那是什么东西?

这些词听起来古怪,但仔细一想,似乎……有点道理?

那位提议祭祀的户部侍郎王芳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她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鄙夷从蓝珩的方向传来。

她刚想开口驳斥几句,却对上了龙椅上凤昭华投来的一道锐利视线,顿时把话咽了回去。

凤昭华对蓝珩的心声,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。

她放下手中的奏折,慢悠悠地开口:“蓝状元。”

蓝珩一个激灵。

又来?

“你对治水一事,可有何高见?”

完了完了完了!

救命啊!

我就是个吃瓜的,怎么又轮到我发言了?!

我什么都不知道啊!

蓝珩在心里哀嚎着,慢吞吞地走出队列,躬身行礼。

他吓得脑子一片空白,只能结结巴巴地把奏折上那些官话又重复了一遍:“臣……臣以为,当务之急,是……是安抚灾民,调拨钱粮……其余事宜,全凭陛下圣断。”

说完,他赶紧把头埋得更低了,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。

大殿之上,一片寂静。

那些听到了他心声的大臣,此刻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纷呈。

这蓝状元,心里想的一套,嘴上说的又是一套?

凤昭华看着底下那个瑟瑟发抖的“少女”,好看的唇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。

有意思。

真是太有意思了。

“退朝。”

随着内侍官的唱喏,蓝珩如蒙大赦,逃也似的混在人流里冲出了金銮殿。

呼……又活过了一天!

他拍着胸口,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堪称完美,既没有太出格,也没有完全当哑巴,简首是“摸鱼”界的典范。

他完全不知道,自己己经从一个边缘人物,变成了朝堂的绝对焦点。

退朝后,工部尚书被女帝单独留了下来。

“陛下,关于蓝状元……心里的那些话。”

工部尚书斟酌着词句,“虽然‘植树造林’之说闻所未闻,但疏通河道、加固堤坝,确实是治水之策。

只是工程浩大,耗费甚巨。”

凤昭华沉默不语,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椅扶手。

蓝珩回到家中,终于松了口气。

他觉得朝堂生活似乎也没那么可怕,只要自己少说话,多观察,安安稳稳地混到妹妹病好,应该不成问题。

他甚至开始悠闲地思考,晚上应该让厨房做点什么好吃的。

他完全不知道,一张无形的大网,己经因为他无心的吐槽,悄然张开。

是夜,皇宫,御书房。

灯火通明。

凤昭华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,每一本都与江南水患有关。

她拿起朱笔,却迟迟没有落下。

脑海中,反复回响着白天在朝堂上听到的那些话。

“修筑堤坝,疏通河道,植树造林……”这些简单首白,甚至有些粗糙的词语,却仿佛蕴含着一种她从未接触过的、非凡的智慧。

这个蓝玉,身上到底藏着多少秘密?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