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黛玉归苏理家事,静王寻踪空怅然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马车驶进苏州城时,正是暮夏时节,满城的荷叶绿得晃眼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荷香。

黛玉掀开车帘,望着熟悉的街巷,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
林如海见女儿平安归来,喜极而泣,只是他近来公务繁忙,又染了些风寒,家中琐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。

黛玉回来后,便主动接过了打理家事的担子。

每日天不亮,她就起身查看账册,安排下人采买、打扫,将偌大的林府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府里的老仆见她虽身形纤弱,却做事利落、心思缜密,都暗自赞叹:“姑娘真是个能干的,有姑娘在,老爷也能省不少心。”

只是,母亲的离世和路途的奔波,让黛玉的身体一首没能完全恢复。

自回苏州后,她时常咳嗽,夜里也总睡不安稳,脸色愈发苍白。

林如海请来苏州最好的大夫,开了调理的药方,黛玉每日饭后都要喝一碗黑漆漆的汤药,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,却也只能强忍着咽下。

有一回,她在花园里修剪花枝,一阵风吹过,忍不住咳嗽起来,手中的剪刀 “哐当” 一声掉在地上。

丫鬟紫鹃忙上前扶住她,眼眶泛红:“姑娘,您还是回屋歇着吧,这些活儿让下人们做就好。”

黛玉摇摇头,轻声道:“不妨事,在家中待着也是闲着,做点事反倒自在些。”

话虽如此,她扶着紫鹃的手起身时,脚步还是晃了晃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与此同时,京城的荣国府里,北静王水溶却还惦记着那位清雅通透的林姑娘。

自那日在贾府初见后,他时常想起黛玉垂眸行礼时的模样,想起她眼中淡淡的愁绪,便越发想再与她聊聊诗词,将答应送她的诗集亲手交予她。

这日,水溶特意换上一身素雅的青衫,带着精心挑选的几卷诗集,驱车来到荣国府。

刚进府门,就见贾母正坐在廊下晒太阳,他忙上前见礼:“老祖宗安好,本王今日前来,是特意来拜访林姑娘的。”

贾母闻言,先是一愣,随即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几分惋惜:“王爷还不知道吧?

黛玉那孩子回苏州好些日子了。”

“回苏州了?”

水溶心中猛地一沉,手中的诗集差点滑落,他急切地追问,“何时回去的?

为何如此匆忙?

可是在府中受了委屈?”

“委屈倒没有。”

贾母摇摇头,将宝玉初见黛玉时的莽撞、黛玉在府中过得不自在,以及她挂念林如海要回家照料的事一一说了,“那孩子性子倔,说要走便拦不住,我本想留她多住些日子,可她惦记着她父亲,终究还是回去了。”

水溶听着,心中满是失落。

他原以为能借着送诗集的由头,再与黛玉见上一面,却没料到她早己离开京城。

他低头看着手中的诗集,书页上还留着他精心批注的痕迹,如今却没了交付的对象。

“多谢老祖宗告知。”

水溶勉强稳住心神,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怅然,“不知林姑娘在苏州的府邸何处?

改日若有机会去苏州,本王也好登门拜访,将这诗集亲手交给她。”

贾母想了想,报出了林府的地址,又叮嘱道:“王爷若是去了,可得多担待些,那孩子身子不大好,回苏州后还一首喝药调理呢。”

水溶一一记下,又与贾母寒暄了几句,便起身告辞。

坐在回程的马车上,他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,心中满是对黛玉的牵挂 —— 她在苏州过得可好?

汤药是否真能调理好她的身体?

那本诗集,何时才能亲手送到她手中?

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,让他越发期待与黛玉的再次相见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