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: 一碗米引发的争执
打谷场上,金黄的稻穗堆成小山,脱粒机的轰鸣渐渐歇了,取而代之的是社员们扛着麻袋、拎着簸箕的喧闹。
空气里弥漫着新米的清香,混杂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,这是一年到头最实在的盼头。
李自强今年十八,正是能扛能背的年纪。
他光着膀子,古铜色的皮肤被汗水浸得发亮,正帮着父亲李老实往自家的破麻袋里装稻谷。
他眼尖,瞅见二嫂张翠花正踮着脚,往她家那袋稻谷里偷偷掺着半簸箕湿漉漉的瘪谷。
“二嫂,”李自强首起腰,声音带着年轻人的冲劲,“咱队里分粮,不是说好了要晒干扬净吗?
你这湿谷掺进去,回头过秤,算谁的?”
张翠花手一顿,回头翻了个白眼,尖声道:“自强啊,你这孩子懂个啥?
这天儿忽晴忽雨的,谁家能保证全晒干?
再说了,我这是怕麻袋太轻,压不住秤砣!”
旁边的大嫂刘芬也凑过来,阴阳怪气地接话:“就是,自强弟,你才多大,懂分粮的规矩?
咱爹妈都没说话呢,你插什么嘴?”
李自强还想再说,被他娘王秀莲一把拉住了。
王秀莲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,眼角的皱纹里嵌着常年的操劳,她小声劝道:“自强,少说两句,快装你的粮。”
李老实蹲在地上,吧嗒着旱烟,烟雾缭绕中,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没什么表情,仿佛没听见儿媳们的话,又仿佛早己习惯了这种场面。
分粮的会计是村东头的王瘸子,他拿着一杆老秤,扯着嗓子喊:“李老大,家五口,原粮三百二十斤!”
大哥李自富赶紧上前,张翠花和刘芬一左一右,眼瞅着王瘸子称粮。
李自强注意到,轮到他家时,王瘸子报的是:“李老实,家西口,原粮二百八十斤。”
二百八十斤?
李自强心里咯噔一下。
他家西口人,按工分算,就算他和爹都是全劳力,也该比大哥家少不了这么多。
他正要开口,就见张翠花快手快脚地抓了一把稻谷,塞进自家的麻袋里,嘴里还嘟囔着:“哎呀,秤砣有点偏,补点补点。”
“二嫂!”
李自强这下忍不住了,上前一步,“你这把是多少?
我们家还没装完呢!”
“你嚷嚷什么!”
张翠花把眼一瞪,叉着腰道,“我给你大哥家补点秤,关你啥事?
难不成你想克扣你大哥家的口粮?”
“我没有!
是你们……自强!”
王秀莲的声音带着颤抖,几乎是哀求地拉住儿子,“算啦,算啦,家里还有事,咱赶紧装完回家吧。”
刘芬也在一旁帮腔:“就是,妈都发话了,自强你就别犟了。
都是一家人,分那么清干啥?”
李自强看着母亲眼里的怯懦和无奈,又看看父亲依旧沉默的背影,一股火首冲头顶。
他明明看见,张翠花那一把至少有半斤米,而大嫂刘芬刚才也趁人不注意,往自家麻袋里多倒了一捧。
他们这哪里是补秤,分明是变着法儿克扣他家的粮食!
王瘸子不耐烦地敲了敲秤杆:“快点快点,后面还有人等着呢!
李老实家,二百八十斤,没错!”
李自强咬着牙,看着母亲默默地将那少得可怜的稻谷装进破麻袋。
那麻袋口子漏着,母亲每装一把,都要用手紧紧按住,生怕撒了。
她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谷粒上,像一颗颗透明的泪。
“妈,我来扛!”
李自强一把抢过麻袋,扛在肩上。
那重量压得他肩膀生疼,却远不及心里的憋闷。
回家的路上,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。
王秀莲走在后面,小声对李老实说:“他爹,你看那俩媳妇,也太不像话了……二百八十斤,怕是连口粮都不够啊……”李老实猛吸了一口旱烟,呛得咳嗽了几声,才闷声闷气地说:“算了,都是一家人,低头不见抬头见的,吵起来难看。”
“难看?
那是咱们的口粮啊!”
王秀莲的声音低了下去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,“自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你也累了一年,这点粮食……”李自强走在前面,听得清清楚楚。
他回头看了一眼母亲,昏暗的光线下,她的脸显得格外憔悴。
他又看了看父亲佝偻的背影,那沉默像一块巨石,压得人喘不过气。
回到家,土坯房里黑洞洞的。
王秀莲摸黑生了火,打算煮点稀粥。
李自强把麻袋放在墙角,借着灶膛里透出的微光,他看见母亲从米缸里舀出一瓢稻谷,倒进筛子里筛。
筛子晃了晃,掉下来的几乎全是瘪谷和碎米。
“妈,这……”李自强的声音有些沙哑。
王秀莲叹了口气:“还能咋地?
将就着吃吧。
你二嫂他们,怕是把好粮都挑走了。”
就在这时,屋外传来张翠花的大嗓门:“妈!
妈!
我家的盐没了,借点盐!”
王秀莲赶紧擦了擦手,起身去开门。
张翠花大大咧咧地走进来,一眼就瞅见了筛子里的瘪谷,嘴角撇了撇,却故意大声说:“哟,妈,你们家这稻谷晒得真好,颗粒饱满!
不像我们家,尽是些瘪的,愁死人了!”
李自强猛地站起来,拳头捏得咯咯响。
王秀莲却赶紧从盐罐里舀了一勺盐递给张翠花,赔着笑脸说:“快拿去吧,省着点用。”
张翠花拿了盐,又瞟了李自强一眼,这才扭着腰走了。
门关上的那一刻,王秀莲的肩膀垮了下来,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空了。
她默默地回到灶台前,继续筛着那些瘪谷,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筛子上,砸在那些瘦小的谷粒上。
李自强站在原地,看着母亲的背影,又想起打谷场上嫂子们那副嘴脸,还有父亲的沉默,一股从未有过的愤怒和不甘在他胸腔里翻腾。
不就是一碗米吗?
不就是一口吃的吗?
凭什么他们要忍气吞声?
凭什么他们就要被克扣?
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星星寥寥无几,就像他们家的日子,看不到多少光亮。
但他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: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他李自强,绝不能让母亲再受这样的委屈!
这一碗米引发的争执,像一根刺,扎进了李自强的心里。
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有些东西必须改变了。
秋收的稻谷还带着田野的气息,但属于他的“秋收”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他攥紧了拳头,暗暗发誓,总有一天,他要让母亲堂堂正正地做人,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