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木屋残火与巡逻痕迹
燕青走在最前面,青衫的衣角在雪地里扫过,却没留下多少痕迹 —— 他的脚步很轻,像是踩在棉花上,偶尔遇到拦路的枯枝,只抬手一折,枯木便 “咔嚓” 断成两截,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声盖过。
“小乙哥,你这轻功,真是绝了。”
宋清廉忍不住发出感叹,他走在雪地里,每一步都陷进半尺深的雪,裤脚早就湿透了,冻得小腿发麻。
燕青回头笑了笑,眼底带着点暖意:“哥哥过奖了,不过是早年在主人府上练的本事,现在用来探路正好。
前面好像有个木屋,咱们去看看能不能避避风雪。”
宋清廉和武松连忙跟上。
走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,前面的树林突然稀疏了些,一座破旧的木屋露了出来。
木屋的门板是深褐色的,裂着好几道缝,上面还挂着半截生锈的铁锁,显然是很久没人住了。
屋顶的茅草塌了一半,露出里面的房梁,雪从破洞里漏了进去,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。
“俺来!”
武松上前一步,伸出蒲扇大的手,抓住门板两边的木框,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,“嘿!”
他低喝一声,门板 “吱呀” 一声被拉开,带着股霉味的冷风从里面涌出来。
宋清廉跟着走进去,借着从破洞透进来的天光打量 —— 木屋不大,也就十来平米,墙角堆着些干枯的柴禾,上面落满了灰尘。
中间有个用石头垒的灶台,灶台里还留着些黑褐色的灰烬,像是很久以前烧过的火。
角落里放着一张破旧的木板床,床上铺着的稻草早就发黄发黑,一碰就掉渣。
“不错!
能住!”
武松蹲下身子,摸了摸灶台里的灰烬,“虽然有点漏风,但是依然可以挡住些许风雪。
我这就去捡些柴禾,生堆火给大家暖暖身子。”
燕青则谨慎走到窗边,扒着窗框往外看 —— 窗户上的玻璃早就没了,只钉着几块破布,风一吹就 “哗啦” 响。
他盯着远处的雪地看了片刻,突然皱起眉:“哥哥,武都头,你们来看这个。”
宋清廉和武松连忙走过去。
顺着燕青指的方向望去,雪地里有几串脚印,朝着煤矿的方向延伸。
脚印很深,边缘很整齐,不像是普通人的布鞋印 —— 更像是…… 靴子踩出来的。
“是倭寇军的巡逻队。”
宋清廉的心脏猛地一沉,他在历史书上见过倭寇军的军靴图片,“这种脚印的形状,还有间距,应该是两个人。
他们可能是来这附近巡逻的,看看有没有逃离煤矿的劳工。”
武松的手瞬间按在了背后的戒刀上,眼神沉了下来:“两个小鬼子?
要不俺现在就去宰了他们,给咱们挣两分积分?”
“不可。”
燕青连忙拉住他,“咱们现在还不清楚他们的巡逻路线,也不知道附近还有没有其他鬼子。
要是打草惊蛇,让煤矿里的人知道咱们在这儿,可就麻烦了。”
他顿了顿,从怀里摸出一块打火石,“先生火取暖,等天黑了,我再去煤矿外围探探。
我轻功好,不容易被发现,能摸清他们的布防规律,还能看看有没有粮食和药品啥的。”
宋清廉点点头,他蹲下身,帮武松捡角落里的柴禾。
柴禾很干,一掰就断,里面的木纹清晰可见。
武松把柴禾塞进灶台,燕青拿着打火石 “咔嚓” 擦了几下,火星落在干草上,很快就燃起了一小簇火苗。
火苗渐渐旺起来,橘红色的光映在三人脸上,驱散了些许寒意。
宋清廉看着跳动的火苗,忽然想起家里的台灯 —— 要是没穿越,现在的他应该还在对着高三数学卷子发愁,爸妈下班回来会给他带夜宵,或许还会说 “别熬太晚”。
可现在,他在塞外的冰天雪地里,身边是梁山好汉,要对付的是倭寇鬼子。
“哥哥,你在想什么?”
燕青注意到他的走神,递过来一根烤热的柴禾,“拿着暖暖手。”
“没什么。”
宋清廉接过柴禾,指尖碰到温热的木头,心里也暖了些,“就是在想,咱们得快点站稳脚跟。
这煤矿里的劳工,肯定受了不少苦,咱们得想办法救他们。
还有积分,得快点攒够,召唤新的英雄,兑换新的武器 —— 总不能一首靠你们的朴刀和弩箭。”
武松咧嘴一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放心!
有俺和燕青兄弟在,别说两个鬼子,就是二十个,俺也能砍了!
等攒够了积分,召来了新的兄弟来,咱们就端了那个煤矿!”
火苗 “噼啪” 响着,木屋里的霉味渐渐被烟火气取代。
宋清廉看着武松爽朗的笑,看着燕青专注擦弩箭的侧脸,忽然觉得,这趟穿越,或许真的是命运的另一种安排。
窗外的风还在刮,雪还在下,但他知道,从现在起,他不再是那个只会骂宋江的高三学生 —— 他是宋清廉,而是一个初级杀倭使,是要带着梁山好汉,在这个乱世里,杀出一条血路大英雄。
天黑透的时候,燕青把青衫的下摆扎进腰带里,背上弩箭,手里攥着花枪:“我走了,你们在这儿等着,别乱跑。
要是我三更还没回来,你们就往更深的山里走。”
“小乙哥!
小心点。”
宋清廉叮嘱道。
武松也站起来:“要是遇到危险,就喊一声,俺能听得见。”
燕青点点头,转身走出木屋。
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,像融入黑暗的影子。
宋清廉和武松坐在火堆旁,火苗映着他们的脸,木屋里很静,只能听到火苗的 “噼啪” 声,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火车鸣笛声。
“二哥,” 宋清廉忽然开口,“你说,咱们能成功吗?”
武松看了他一眼,眼神坚定:“只要俺的刀还在,只要燕青兄弟的弩还在,只要你还在,就一定能成。
俺武松这辈子,最恨的就是欺负人的***。
这些鬼子占咱们的地,抢咱们的东西,害咱们的人,俺定要让他们这些王八羔子血债血偿!”
宋清廉看着他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火堆的光在他眼里跳动,像燃起的希望。
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圆规 —— 现在这东西己经没用了,等明天,他要去捡一把真正的刀,一把能杀鬼子的刀。
夜色渐深,风似乎小了些。
宋清廉靠在墙角,看着跳动的火苗,心里默默等着燕青回来 —— 他知道,他们的抗倭之路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