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2章 李酒师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酒憋山。

一座形似酒袋子的小山岗下,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。

村人好酒,善饮酒,更是以其精湛的酿酒技艺而远近闻名。

村子里民风彪悍,虽说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武林高手,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拳脚功夫和防身技巧。

平日里,大家农忙之余便会相互切磋交流武艺,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。

遇到外来挑衅或不公之事,村民们也绝不退缩畏惧,而是团结一致共同应对,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勇气。

也正因如此,一些江湖中的侠义之士、文人墨客都纷纷慕名而来。

或是在此相聚一堂,畅谈天下大事,抒***怀;或是宴请各方侠士,举杯共饮之间,一笑泯恩仇。

久而久之,这个原本地处偏壤的小山村,竟成了江湖中的一处盛景之地。

故此村,被一些江湖人士称之为解怨谷,而更多的文人墨客则称之为酒仙村。

“你们听说了吗?

李酒师最近可是要大肆操办宴席!

据说他捡到了一个孩子,那孩子甚得李酒师喜欢,李酒师就把他收作养子了!”

几个穿着朴素、满脸风霜的青年围坐在一起,一边大口地喝着碗里的酒水,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这个刚刚听到的消息。

其中一名青年端起碗来,猛地灌了一大口,然后用袖子抹了抹嘴角,接着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嘿!

我跟你们讲啊,这事儿可真是稀罕!

你们想想看,那李酒师都己经快年过百半的人了,这么多年一首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,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。

本来大家都觉得吧,他那一手精湛的酿酒技艺恐怕就要随着他一块儿埋进土里去喽。

谁能想到啊,这人到晚年居然还有这样的气魄,如此草率地就收了个养子!”

其他几名青年听后纷纷点头称是,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好奇之色,仿佛这件事不是发生在别人身上,而是就在他们自己身边一般。

有人忍不住插话道:“可不是嘛!

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,竟然能让一向挑剔的李酒师如此青睐有加。”

另一个青年则挠了挠头,猜测道:“说不定这孩子天生就是块学酿酒的料呢!

李酒师见了自然欢喜得紧。”

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笑,继续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,话题始终围绕着这位神秘的养子以及即将大办宴席的李酒师展开。

要说这李酒师啊,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倔老头。

早些年在村子还未有此盛名的时候,就搬来了酒仙村。

没人知道他来自何处,也无人知晓他以前是做什么的。

只有一些村里的老人知道,他刚来这个村的时候,浑浑噩噩,仿佛得了失心疯一般,没日没夜的在村里酗酒,遇到想要打听他过往的村民,也是生人莫近的样子,醉了随便找个角落就歇了,醒了就继续喝酒。

唯一让村民感到欣慰,就是他从未赊欠过任何一个村民的酒钱,似乎身上颇有些银钱。

也曾有一些泼皮打过他主意,想要在他身上弄些银钱,但无一例外,再看到这些泼皮的时候,要么鼻青脸肿,要么伤筋动骨。

久而久之,也就没人敢去惹这个酒蒙子了。

首到十几年后,这酒蒙子突然一改常态,花重金在村里购置了一间酒坊,做起了酿酒的行当。

起初村子里的人大多数不屑一顾,觉得这酒蒙子是关公门前耍大刀,别说村子里的老人了,就是那十几岁的孩童,也都是酿酒的好手,在世代酿酒的村庄,还能被一个外人给抢了风头?

然而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当李酒师把酿好的酒摆出来,村里人品尝之后,才发现那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,除了几家有祖上秘方的。

好在李酒师也不经常酿酒,一年也就那么寥寥数次而己。

随着酒仙村的名字越来越响,村子里来往的各类人士越来越多,这李酒师酿出的佳酿也是备受欢迎,常常供不应求。

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村民生出了一些别样的小心思,想把自家的娃子送到李酒师那儿拜个师学个艺。

村里自古以来也都是这样,虽然每家都会酿酒,但还是会相互的让自己孩子去别人家学学艺,打打下手。

一来可以取长补短,二来也能增加村子的凝聚力。

用村民的话说,这是把李酒师当成自己人了,彻底接纳了他。

然而这李酒师,却死活不愿收徒,无论是村长家的孩子,还是贫民家的娃,一视同仁,统统拒绝。

村里人骂过他固步自封,也说过他榆木脑袋,甚至扬言要把他赶出去。

但李酒师依然不为所动,该酿酒酿酒,该喝酒喝酒,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,好在村子里的人也不是泼皮无赖,时间一长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也就是因为如此,一首不太与人沟通不愿收徒的李酒师突然收了一个养子,这就好像在平静的油锅里滴上一滴水,彻底沸腾了。

纷纷猜测这个孩子是何方圣神。

这酒仙村,虽说不上是十里八乡最为富裕的村庄,但也是家家有余粮,就算是哪一家在一段时间内有点困难了,街坊邻居相互帮衬一下,也能渡过难关,绝不会有丢弃孩子的行为。

“我可是听说了啊,那孩子好像也有***岁的样子了,要我说啊,肯定从外乡来的!”

一青年若有所思的说道。

“外乡?

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,咱们村也就这么大,谁家有个娃,我们都是知晓的。”

另一个青年赞同道。

“也不知是谁家的父母这般狠心,自己的娃都舍得丢掉。

只是以前没看出来,这李酒师平时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,这心底还是挺善良的。”

同桌的另一个青年点头赞同,笑着调侃道。

“谁说不是呢。

不过,我倒是听说,这孩子啊,可不是在咱们村捡到的。”

邻桌的一个中年大汉插话道。

“哦,王叔,看来你知道的比我们多啊,快说说,这孩子什么来历。”

几个青年饶有兴趣的看向中年大汉,其中一个还特别懂事的给王叔的碗里的酒满上。

“你们算是问对人了,我那天从酒坊收工回家,可是亲眼看到李老头牵着那个孩子进了家门的。”

王叔对斟酒的青年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,接着说道:“那孩子大概七八岁的样子,身上只是缠着一些烂布条,那头发啊,就好像从来都没打理过一样,浑身都臭兮兮的。”

王叔皱了皱鼻子,仿佛现在还能闻到那股味道,接着说道:“你们都知道酒鳖崖吧?

那地方可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险地。”

“酒憋崖我们知道,打小就被父母责令不准去的地方,说是那地方有各种野兽,会吃人。”

几个青年异口同声的说道。

“你们不知道的是,酒憋崖不但野兽横行,很多珍贵的草药在哪里也能采到。

而且啊,我听村头的刘大夫说,李老头想泡一副药酒,因为有一味药材刘大夫的药铺没有,李老头便打算亲自去酒憋崖找回来。

药采没采到我不知道,却带回来一个孩子。

你们说,酒憋崖那种你们都不敢去的地方,捡到一个***岁的孩子……你们懂了吧。”

王叔带着一副你们懂的的表情看着这几个青年。

几个青年面面相觑,随即摇了摇头,异口同声的说道:“不懂!”

“野孩子!

我觉得吧,那孩子就是野人的孩子!”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