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猛虎白日绕林行
李太白负手而立,目光凝视着山林深处,对身旁的林逸说道:“第一重考验,便是进入此山林,寻得一株百年灵参。
这山林中荆棘遍布、猛兽横行,且路径复杂极易迷失方向,唯有凭借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,方能达成。
逸儿,你可准备好了?”
林逸紧了紧手中的“永安”剑,剑鞘上的纹路硌着手心,却似在传递着力量。
他深吸一口气,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,决然道:“大侠,我己准备就绪,定当全力以赴!”
言罢,他大步迈向山林,身影很快消失在那片翠绿之中。
初入山林,脚下的枯枝败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,打破了原有的寂静。
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,洒下斑驳的光影,似在地上绘制着神秘的图案。
林逸小心翼翼地前行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西周。
然而,未行多远,一丛丛荆棘便如狰狞的恶魔,肆意地拦住了他的去路。
那尖锐的刺,似寒光闪闪的利刃,毫不留情地划破他的衣衫、刺伤他的肌肤。
鲜血渗出,带来丝丝刺痛,但林逸咬紧牙关,手中剑挥舞,奋力斩断荆棘,一步一步艰难地推进。
行至山腰,地势愈发险峻,陡峭的山坡让人举步维艰。
林逸手脚并用,攀爬间,一块松动的石块突然滚落,引发了小规模的山体滑坡。
泥沙俱下,他急忙侧身躲避,却仍被一块飞石击中腿部,一阵剧痛袭来,他险些失足滚落。
但他心中复仇的火焰与拜师的决心如熊熊烈火,瞬间驱散了疼痛与恐惧。
他强忍着伤痛,继续向着山林深处进发。
随着深入,周围的气氛愈发阴森。
隐隐传来的兽吼,似从九幽地狱传来的催命符,让人心惊胆战。
突然,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草丛中窜出,它那铜铃般的眼睛闪烁着嗜血的光芒,虎尾如钢鞭般扫动,带起一阵呼啸的风声。
林逸的心猛地一沉,头皮发麻,但瞬间又警醒过来。
他迅速拔剑,摆好架势,目光紧紧锁定老虎的一举一动。
老虎咆哮着扑来,气势汹汹,巨大的爪子带起一片尘土。
林逸侧身一闪,挥剑砍向老虎的侧身。
“当”的一声,剑刃砍在虎背上,却似砍在坚硬的铁板上,仅擦出几点火花,虎口却被震得发麻。
老虎被激怒,转身再次扑击,速度更快、力量更强。
林逸身形灵动,不断躲避,寻找着老虎的破绽。
一番周旋后,林逸体力渐渐不支,汗水湿透了后背,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。
但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家族被灭的惨状、李太白战斗的英姿以及自己复仇的誓言,这些如精神支柱般支撑着他。
瞅准老虎扑空落地的瞬间,他用尽全身力气,将剑狠狠刺向老虎的脖颈。
剑刃没入虎颈,鲜血喷涌而出,老虎挣扎了几下,便轰然倒地。
林逸瘫坐在地,大口喘着粗气,望着死去的老虎,心中五味杂陈。
既有战胜强敌的喜悦与自豪,又有劫后余生的庆幸。
休息片刻后,他强撑着疲惫的身体起身,继续寻找百年灵参。
不知走了多久,在一处山壁下,他终于发现了那株散发着微弱荧光的百年灵参。
灵参周围灵气氤氲,其根须似在地下编织着神秘的脉络。
林逸小心翼翼地挖取,将其捧在手中,如获至宝。
此时,夕阳的余晖己染红了天边,他拖着伤痕累累且疲惫不堪的身体,踏上了归程。
当他走出山林,看到村口等候的李太白时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。
李太白望着满身血迹与泥土、却眼神坚定的林逸,心中满是欣慰与赞赏。
“逸儿,你做得很好,此关你己通过。
这百年灵参,乃是难得的滋补圣品,对修炼大有裨益。”
说罢,接过灵参,轻轻拍了拍林逸的肩膀。
回到屋内,李太白让林逸平躺在床上,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古朴的药瓶,倒出一些散发着清香的药粉,小心翼翼地撒在林逸的伤口上。
药粉触碰到伤口的瞬间,林逸感到一阵清凉,疼痛也随之减轻了些许。
“逸儿,此伤虽重,但只要你静心调养,配合药物,很快便能恢复。”
李太白一边处理伤口,一边说道。
待伤口处理完毕,李太白坐在床边,神色凝重地看着林逸。
“逸儿,接下来我要传授你一套内功心法,名为《清泉心法》。
这套心法乃是我早年偶然所得,对于疗伤和提升内力有着独特的功效。
在你养伤期间,务必勤加修炼。”
林逸听闻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,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。
李太白伸手按住他,说道:“你且躺着,听我细细道来。
这《清泉心法》的关键在于引导体内的泉之力,使其如潺潺溪流般在经脉中循环往复,滋养脏腑,修复伤势。”
说着,李太白开始讲解心法的口诀和运行路线,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,仿佛在林逸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内力运行的神秘画卷。
林逸全神贯注地聆听着,用心记忆着每一个细节,生怕错过任何关键之处。
“大侠,何为泉之力?
我虽修炼过些许时日,但对这泉之力的本质仍有些许疑惑。”
林逸在李太白讲解完毕后,忍不住问道。
李太白微微点头,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,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。
“这泉之力,乃是武者修炼的根本所在。
它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灵气,经过武者的吸纳、炼化,最终汇聚于体内,成为自身的力量源泉。
在这世间,每个人生来便具有吸纳泉之力的潜力,但能否将其唤醒并修炼至高深境界,便要看个人的天赋、努力与机缘了。”
林逸听得入神,心中对这泉之力充满了敬畏与好奇。
他闭上眼睛,尝试着按照李太白所传授的心法口诀,引导体内那微弱的泉之力。
起初,泉之力的流动极为缓慢,如同堵塞的溪流,但在他的努力下,渐渐地变得顺畅起来。
每一次的流转,都能让他感到伤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酥麻感,似乎身体正在慢慢恢复。
“大侠,那这泉之力的境界又是如何划分的呢?”
林逸再次睁开眼睛,问道。
李太白收回目光,看着林逸,缓缓说道:“泉之力的境界分为十一个层级,从低到高依次为刻圆、肤刻、峥刻、福除、拯初、富庭、证霆、腐捕、封疆、裂国、至高。
在刻圆之境,武者刚刚唤醒体内的泉之力,此时内力初现,只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力量在体内流动,尚无法运用自如。
就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,虽有生机,但还十分脆弱。”
“而当达到肤刻境时,泉之力便能够渗透肌肤,使武者的力量和速度都得到显著提升,此时便可应对一些普通的对手。
这就好比幼苗逐渐成长,开始展现出一定的韧性。”
李太白一边说,一边伸出手掌,轻轻一挥,掌风带起桌上的一片纸屑,以展示肤刻境的力量。
“到了峥刻境,泉之力可凝聚成形,能够外放攻击,威力大增。
此境界的武者,己初窥武道门径,在江湖中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。”
李太白说着,手中凭空凝聚出一道内力光芒,在屋内闪烁了几下,便消散无形。
林逸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太白的演示,心中既羡慕又充满了斗志。
他深知,自己距离这些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终有一日能够达到。
“福除境时,泉之力会净化体内的杂质,武者的修为更进一步,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会大大增强。
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,许多武者在此境界停滞不前,但若是能够突破,便能迈向更高的层次。”
李太白继续讲解道。
“那拯初境又有何特点呢?”
林逸追问道。
“拯初境的武者,其体内的泉之力可生生不息,在战斗中能够持续恢复,拥有更强的续航能力。
就如同拥有了一口永不干涸的清泉,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武者提供力量支持。”
李太白解释道,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境界的向往。
“富庭境,泉之力如同浩瀚的海洋,雄浑无比,一旦爆发,威力惊人。
此境界的强者,在江湖中己是一方高手,其举手投足之间都蕴含着毁天灭地的力量。”
李太白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,似乎在想象着富庭境强者的风范。
“证霆境的高手,泉之力可化为雷电之力,攻击范围极广,且具有强大的破坏力。
他们的出现,往往伴随着电闪雷鸣,令敌人闻风丧胆。”
李太白说着,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之色。
“腐捕境的泉之力则具有侵蚀性,能够腐蚀对手的兵器和内力,让敌人防不胜防。
在战斗中,若是遇到腐捕境的强者,需格外小心谨慎。”
李太白提醒道。
“封疆境的强者,可凭借自身的泉之力自成领域,在领域内,他就是主宰,能够掌控一切。
此境界的强者,己近乎超凡脱俗,拥有着改变战局的能力。”
李太白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,显然对封疆境强者的实力深感忌惮。
“至于裂国境,那是传说中的境界,据说达到此境的强者,泉之力强横到可裂土封疆,拥有颠覆天地的力量。
从古至今,极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境界,他们的存在,如同神话一般。”
李太白的目光中透露出无限的憧憬与惊叹。
“而至高境,更是超越了凡人的想象,泉之力化虚为实,超凡入圣,成为近乎神明的存在。
这是所有武者梦寐以求的境界,但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,或许只有那寥寥无几的绝世天才,在历经无数磨难与机缘巧合之后,才有可能触及。”
李太白说完,深深地看了林逸一眼,似乎在告诉他,这条武道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,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。
林逸听完李太白的讲解,心中久久不能平静。
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境界的描述,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,一步步突破境界,成为一名绝世高手,手刃仇人,重建家族荣耀。
“我一定会努力修炼,早日达到更高的境界,为家人报仇,为江湖正义而战!”
林逸握紧拳头,眼神坚定地说道。
李太白微笑着点了点头,鼓励道:“很好,逸儿。
有此决心,我相信你必能有所成就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你便安心在此养伤修炼,待伤势痊愈,我再开启下一重考验。”
在随后的日子里,林逸每日沉浸在《清泉心法》的修炼之中。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,他便早早起身,盘膝而坐,闭目凝神,引导体内的泉之力按照心法口诀缓缓流动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能够明显感觉到泉之力在不断壮大,伤口的恢复速度也越来越快。
白天,林逸会来到院子里,在李太白的指导下,练习一些基础的剑法和拳法。
他深知,光有内力还不够,还需要精湛的武艺才能在江湖中立足。
每一次的挥剑、出拳,他都全神贯注,力求做到完美。
尽管伤口还会不时传来疼痛,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。
夜晚,林逸则会坐在窗前,回顾白天所学的知识和修炼的感悟。
他会思考每一个剑招的变化、每一次内力的运转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对武道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