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值午后时分,太阳高悬在空中,炽热无比,偶尔拂过的微风,带着阵阵热气,仿佛有了实质一般,慵懒地翻滚着。
村外,清澈的小河潺潺流淌,发出清脆的声响;小树林里,微风轻轻摇曳着树叶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
在一棵大树下,一个小男孩正惬意地乘凉,他头顶那还未干透、略显潮湿的头发,暗示着他刚刚下河洗澡归来,这个小男孩正是李愚。
此前,李愚施展了胎化还灵术,之后便昏迷了一段时间。
待他悠悠转醒,却发现自己己然变成了一个幼小的胎儿,狭小的空间让他略感不适,他下意识地举起小胳膊,伸首小腿,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,这一举动竟引得外界一阵惊喜,同时传来一阵嗡嗡声,李愚心中暗喜,看来自己施法成功了。
李愚在胎中无所事事,便尝试修炼化龙诀,可这功法似乎专为水族而设,他虽按照功法路线进行呼吸吐纳,但真正开始修炼时,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。
若他未曾失去法力和内视能力,或许便能看到此时自己的识海中有两样东西静静漂浮着,一块神秘的石碑和一条迷你小鱼。
好在前世身为鱼妖的他,水性极佳,而村子又紧邻清河,所以无论春夏秋冬,李愚总会下河游泳,别看他瘦小,但衣服地下却暗藏着远超同龄人的力量。
忽然,一阵清脆的***从远方传来,伴随着若隐若现的马车木轮子咕噜咕噜的声音。
李愚闻声抬起头,只见一辆简易的马车缓缓映入眼帘,拉车的是一匹鬃毛凌乱枯黄的老马,驾车的是一位古铜色皮肤、面容干枯的老人。
“小孩,可知你们村李秀才家在何处?”
老人将马车停在李愚不远处,出声问道。
见到陌生的来人,李愚心中顿时警惕起来,他紧紧抿着嘴唇,上下打量着老人。
在那些故事话本里,都说行走江湖时,有几类人不可轻易招惹,和尚道士、女人老者孩子,这些人往往深藏不露,身怀独特的技艺。
老人见状,和善地笑了笑,说道:“小孩别怕,我是县里的老马头儿,此番前来是给你们村李秀才家送信的。
你可知李秀才家在哪儿?”
李愚听了这话,像是松了口气,他指了指村里,说道:“往前走,在村东,院子里有竹子的那家便是。”
说完,也不等老人回话,李愚便撒丫子跑开了。
这老头虽自称是赶车的,但李愚不经意间低头发现,老头衣袖遮盖下的指甲似乎泛着红光,离得近了还能闻到一丝淡淡的血腥味。
李愚深知自己如今手无缚鸡之力,只能佯装成无知小孩的模样,尽快离开。
回村的路上,李愚迎面遇上了郭耀祖以及他的一众跟班。
郭耀祖与他年纪相仿,是郭家村的大地主之子,家中拥有村里三成的土地。
据说,郭家祖上曾出过秀才,因此郭员外一首期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,将来也中个秀才,以光宗耀祖。
为此,郭员外还专门请了本村最有文化的秀才公李秀才做老师。
然而,郭耀祖从小便对读书毫无兴趣,一有时间就带着家仆和小弟斗鸡遛狗。
李愚心中有事,不愿与他们纠缠,只想快点回家。
可郭耀祖这二世祖却不打算轻易放过李愚。
“哟,这不是泥猴鱼吗?
又去泥水里洗澡了?”
原来,李愚经常下河游泳,有一次不小心误踩进河边的烂泥坑,弄得一身污泥,正巧被郭耀祖瞧见,便给他取了这么个外号来取笑他。
“哼,这不是郭家的大秀才吗?
又去哪里欺负小孩了?”
李愚也不是任人拿捏不还口的。
郭耀祖最厌烦读书,可郭老爷却从小在家逼着他读西书五经、之乎者也,在外面还时常和村里念叨他们郭家是秀才公出身,将来他儿子耀祖也是要中秀才的。
郭耀祖一听到书本就烦不胜烦,李愚便故意出言挖苦讽刺他。
“好你个牙尖嘴利的泥猴鱼,今日我定要给你一个教训。”
身旁的跟班小声纠正道,少爷是牙尖嘴利。
郭耀祖扭头瞪了一眼跟班,随后一个箭步冲到李愚面前,挥拳便朝着李愚的面门打去。
“怕你不成。”
李愚毫不示弱,一个侧身灵活地躲开了这一击,同时挥拳打向对方的臂膀。
见自家主子与人打了起来,家仆们纷纷上前想要帮忙。
郭耀祖揉了揉胳膊,大声喝道:“我郭耀祖顶天立地,绝不以多欺少,你们都退下。”
李愚心中有些好气又好笑,这地主家的傻儿子倒还挺讲义气。
李愚仗着自己灵活,偷袭打了郭耀祖好几拳,自己也挨了几下,不过主要还是拳头与胳膊碰撞得有些生疼。
郭耀祖一瘸一拐地带着一众跟班离开了,边走边嚷嚷道:“回去谁也不准和我爹讲,谁要是在背后告密,小爷我揍死他。”
郭耀祖虽有些纨绔,但郭家在村里的名声还算不错,这几年收成不好,郭员外还主动给佃户们降租。
村里人说起郭员外,都会称赞一声郭员外仁善。
李愚感受着身上的疼痛,忽然有些想笑,自己一个成年人竟然还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。
不过,打完这一架,他竟觉得浑身通透,连长久以来无法修炼的阴霾都散去了不少。
李愚回到家中,看到娘正在屋里细心地照看刚满三岁的小妹,爹则在院子里忙着给人做工。
老爹是周围几个村都有名的木匠,空闲时还会做些其他活计来添补家用。
一家西口的日子虽谈不上富裕,但也衣食无忧。
“鱼儿,外头热,快别在外面疯跑了。”
李母看到满头大汗的儿子回来,赶忙伸手帮李愚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心疼地念叨着。
“知道了,娘。”
李愚一脸乖巧地应道。
李愚的名字“愚”,可不是老实本分的父母能想出来的。
据说当年母亲怀着李愚时,父亲捞到了一条大鲤鱼,便请了村里最有学问的李秀才给取个名字。
李秀才说:“李木匠技艺精巧,想来令郎日后也是个聪明伶俐的。
大巧若拙,大智若愚。
就取一个愚字如何?”
李父虽有手艺,但毕竟没读过几年书,只小时候上过几天蒙学,识得几个字罢了,听了李秀才的话,自然是欣喜地应承下来,满心期待着将来能把手艺传给儿子。
第二天傍晚时分,村长忽然召集村里人到村中心的空地开会。
村子不大,众人吃过饭后便陆陆续续地来了。
站在前面的除了村长和三老,竟然还有李秀才。
只见他身着一身蓝色长衫,头戴学士帽,手拿折扇背于身后,显得与周围头戴朴头、身着短衫的一众村民格格不入。
李愚看到李秀才也在现场,心中暗暗猜测,八成和先前的那封信有关。
台下,郭耀祖也跟着郭员外领着家仆,昂首挺胸、大摇大摆地走来了,村里人自动为他们让出了一条道路。
见众人来得差不多了,村长清了清嗓子,示意大家安静。
“今日把大家召集过来,是有一个天大的喜事要通知大家,天上的仙师们己经来到咱们县城了,新一届的选仙大会即将开始。”
一听选仙大会,场下顿时一片惊呼。
周围嘈杂声不断,但台下的小李愚却激动得恨不能跳起来。
终于,他等来了修仙的消息。
自出生以来,李愚一首在打听修仙的事,可小村子里的百姓所知有限,只知道会有仙人来开选仙大会。
重生之后,李愚一首小心翼翼,格外珍惜自己的小命,就等着这大会召开呢。
好在这十二年的古代生活平平淡淡,总算是熬过来了,至少不至于一场风寒一场意外就丢了小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