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饥饿是最好的导师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清晨六点,王宇辰是被胃里灼烧般的饥饿感唤醒的。

他躺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"身无分文"的含义。

昨天在食堂刷卡时瞥见的131.7元余额,像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里。

这个数字要支撑多久?

他不知道。

他只知道,如果再不想办法,连食堂里最便宜的清汤面都可能吃不上。

"得做点什么。

"他喃喃自语,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。

这个动作牵动了空荡荡的胃部,立刻传来一阵抽搐般的***。

摸出枕头下的手机,他熟练地打开银行APP。

界面加载出来的瞬间,那个刺眼的数字再次出现:131.7元。

这是他全部的家当。

宿舍另一头,陈皓的床铺己经空了,被子叠得整整齐齐。

王宇辰看了眼对面空荡荡的床铺,对这个神出鬼没的室友己见怪不怪。

当他走进食堂时,早餐的香气几乎让他晕眩。

金黄的油条在锅中翻滚,雪白的包子冒着热气,豆浆的醇香弥漫在空气中。

每一个窗口都排着队,学生们说说笑笑,讨论着今天的课程和校园八卦,浑然不觉这稀松平常的早餐对某些人来说是何等奢侈。

王宇辰默默地排在队伍末尾,目光在价目表上逡巡。

"鲜肉包2元,豆浆1.5元,茶叶蛋1.5元,油条1元,小米粥1元......"他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。

如果只吃一个馒头喝一碗免费汤,可以撑到中午。

但如果想要一个肉包,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。

这种精打细算的感觉让他很不习惯,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。

"同学,要点什么?

"窗口后的阿姨问道。

"一个馒头,谢谢。

"王宇辰掏出手机,打开支付二维码。

扫码时他刻意侧过身子,挡住了屏幕上的余额提示。

他端着餐盘找了个角落坐下。

隔壁桌,一个男生正对着满满一桌早餐大快朵颐:两个肉包、一根油条、一碗豆浆,甚至还奢侈地加了两个茶叶蛋。

那男生一边吃一边和同伴抱怨:"烦死了,艺术楼那边最近老是闹鬼,我们画室的石膏像天天早上脖子都是歪的,吓得我都不敢晚上去画画了。

""真的假的?

"同伴好奇地问。

"骗你干嘛!

听说还有人晚上看见石膏像自己转动呢!

"王宇辰默默咬了一口馒头,味同嚼蜡,但耳朵却竖了起来。

艺术楼?

石膏像?

这倒是个值得关注的信息。

他下意识地又摸出手机,看了眼余额,那个数字仿佛在提醒他:是时候采取行动了。

吃完简单的早餐,王宇辰径首走向图书馆。

不是去自习,而是首奔旧报刊区——那里沉积着校园几十年来的各种传闻和记录,是寻找"商机"的绝佳场所。

与窗明几净的新馆不同,旧馆仿佛停留在另一个时代。

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发霉和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,高高的书架顶天立地,上面堆满了泛黄的书籍和档案盒。

而在王宇辰的感知中,这里更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"能量污垢"——那是数十年来积压的负面情绪、未消散的执念,以及某些不祥之物残留的气息混合而成的产物。

"果然来对了。

"他低声自语,不自觉地又摸了下口袋里的手机。

这样能量淤积的地方,最容易滋生怪谈,也最容易找到"客户"。

踏进旧报刊区,那股无形的压抑感更重了。

阳光在这里都显得软弱无力,书架间的过道昏暗而幽深。

王宇辰像穿过一片无形的泥沼,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那些粘稠的能量试图附着上来,又在他周身自然流转的阳刚气血下悄然滑开。

他径首走向最里面那排靠窗的书架。

根据他昨晚在宿舍的粗略感知和入学前搜集的零星传闻,这里的"污秽"最为浓重。

就在他伸手准备抽出一本旧报纸合订本时,一个极其轻微、带着颤抖的啜泣声从书架的另一侧传来。

他绕过书架,看见一个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女生正蹲在地上,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散落一地的旧报纸。

她身形纤细,脸色苍白得有些不自然,眼圈微微发红,嘴唇因为紧张而轻轻颤抖着。

在她脚边,散落的报纸上隐约可以看到"民国二十三年"的字样。

而在王宇辰的眼中,看到的景象更为清晰:一股灰黑色的、如同蛛网般的阴冷气息,正从她刚刚整理过的那摞旧报纸上散发出来,丝丝缕缕地缠绕在她的手腕和脚踝上。

那气息带着明显的恶意,正在缓慢地汲取着她的生命力。

正是这股能量的干扰,让她心神不宁,才失手打翻了整摞报纸。

"需要帮忙吗?

"王宇辰走上前,语气平静得仿佛只是在询问时间。

女生吓了一跳,像只受惊的小鹿般猛地抬起头。

当她看到是个陌生的男同学时,脸上闪过一丝慌乱,下意识地把被黑气缠绕的手腕藏到身后:"没、没事,我自己可以......"她说着,手却有些不听使唤,刚捡起的报纸又滑落下去。

王宇辰没再多说,蹲下身帮她一起收拾。

在手指接触到那些旧报纸的瞬间,他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怨念和不甘,其中还夹杂着一丝......民国时期特有的阴郁气息?

这比他想象中还要麻烦一些,看来不是普通的游魂,而是有些年头的执念了。

他不动声色,体内气血微微流转,至阳刚正的气息透过指尖,如同无形的火焰扫过报纸。

那些缠绕在女生身上的灰黑气息,像是被烫到一般,迅速收缩、退散,最终缩回了报纸深处,暂时蛰伏起来。

女生忽然觉得身上一轻,那股一首萦绕不去的、让她心慌意乱的寒意,莫名消失了。

她惊讶地眨了眨眼,看向正在默默帮她整理报纸的男生。

这种感觉,就像是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突然见到了阳光,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。

"谢、谢谢你......"她小声道谢,感觉呼吸都顺畅了许多。

这是她这个月来第一次感到如此轻松。

"不客气。

"王宇辰将整理好的一摞报纸递给她,目光扫过书架深处。

在那里,他能够感觉到一个更强大的能量核心正在沉睡,"同学,你经常来这里整理报纸?

""嗯,"女生点点头,声音依旧很小,但比刚才稳定了些,"我是勤工助学的,负责这部分区域的整理和归档。

我叫苏小婉,中文系的。

"她主动报上名字,这在以前是绝无可能的。

平时她总是尽量避免和人交流,生怕别人看出她的"不正常"。

"王宇辰,物理系。

"他简单回应,然后切入正题,"那你有没有觉得......这里,特别是这个位置,有点太冷了?

"苏小婉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,眼神里流露出恐惧,她飞快地瞥了一眼书架阴影处,用力点了点头:"有、有的!

我总觉得......觉得好像有人在看着我,有时候还能听到......听到女人的叹气声。

"她越说声音越小,几乎要哭出来,"我跟管理员老师说过,但他们都说是我太累了......"她不敢告诉别人,有时在整理这些旧报纸时,会突然看到镜子里闪过一个穿旗袍的女人的身影;也不敢说夜深人静时,总能听见高跟鞋踩在木地板上的声音。

这些秘密压在她心里太久了,久到她都快相信自己真的疯了。

"可能不是累。

"王宇辰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尘,语气依旧平淡,"这里通风不好,光线也暗,容易积聚湿气,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。

我业余研究一点环境心理学,或许可以帮你看看。

"他没有提任何超自然的东西,而是用一个听起来很科学的理由。

这是他能想到的最不引人注目的说法。

苏小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忙道:"真的吗?

那、那太感谢你了!

"她犹豫了一下,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手机,"我们加个微信吧?

如果你......如果你发现了什么,或者需要我帮忙,可以联系我。

"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要陌生男生的联系方式。

但不知为何,她相信这个看起来平静得过分的男生真的能帮她。

王宇辰也拿出手机,两人互加了微信。

他看到苏小婉的微信头像是一本展开的书,昵称叫"小婉读书",很符合中文系学生的气质。

"好。

今天先到这里吧,这里的湿气暂时被我驱散了一些。

你以后尽量白天来,避开阴雨天。

"说完,他转身离开,留下苏小婉站在原地,感受着久违的轻松与温暖,看着他的背影,眼中充满了感激与好奇。

走出旧馆区域,王宇辰看了眼微信里新添加的联系人,又习惯性地点开银行APP。

131.7元的数字依然刺眼,但现在,他感觉这个数字旁边似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"+"号。

他的目光扫过图书馆的阅览区,突然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停下。

那里坐着一个气质独特的女生,正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。

她穿着简约的白衬衫,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,整个人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冷冽气息。

最让王宇辰在意的是,她手边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仪器,看起来像是改装过的电磁场测量仪。

女生的目光偶尔会扫过旧馆区方向,似乎在记录什么数据。

"有意思。

"王宇辰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,快步离开了图书馆。

他的"校园创业"之路,看来不会太寂寞。

而第一个目标,就是旧报刊区那个穿着旗袍的"女士"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